泽于世。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He is an Englishman.


其实称这篇文章为文评,以小迷妹的身份来说是十分难为情又窘迫的。但苦于一时找不到其他的词语可以代替,于是姑且用这个词来称呼它,希望不要被理解为贬义评论(……

这篇文评是两个月前拿了三老师 @Wednesday-星期三 的书欠下的债(…。一直拖到现在才动笔。

之所以拖了那么久不是因为不愿意(事实上能为喜欢的太太写评是绝大的荣幸),而是因为难以动笔。我十分矫情又拖泥带水不利落的文风很难表达清楚我的喜爱,而又因为太喜爱了,觉得一切都是好的,于是无从下笔。

但做人不能欠债(…。所以还是在开学地狱周爬出来补上,接下来您可能看到:

  1)通篇疯狂赞扬;

  2)重复且单一的表达喜爱的词语;

  3)语无伦次口不择言的表达和行文。

如果不介意的话,请下拉(……………………

————————————————————————————

“这了不起在于,他看起来像一个人。”


        引言来自于一位朋友对三老师lofter所有文章读完之后的评价,窃以为十分点睛之笔,于是放在开头。但如果要有条理地陈述,忽然蹦到如此层次似乎太过跳跃,于是,还是遵从从外到里、由浅至深的基本规律,先从行文说起。

        三老师的行文十分有特点,辨识度也很高。如果要具体一些的描述,大概是很少有长句,几乎没有单纯景色描写、往往夹带心理,插叙较多,心理描写较多,用词简单精确,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带起故事的发展,用插叙补充全因后果来完善。其中语言格外有代表性——能够让笔下角色的语言符合身份,并且用大量对话描写产生角色性格间的对比和冲突,阅读起来十分容易带入,也更容易令角色显得鲜活。在完成了的、有剧情的几篇中(按篇幅来算应该是短篇),剧情设置得颇为巧妙,自然又顺理成章,仿佛是一段从人物生活中截取的微电影;而哪怕是片段描写,也能具有老照片一样的写实和场景感。

        如果抽象一点描述,那么三老师的行文,给人感觉类似于只用几种对比度大的鲜艳色彩直接在画布上涂抹的画——背景往往带着诡奇怪诞的色彩,鲜艳,矛盾,主体却是十分栩栩如生的现实场景。一切激烈冲突和感情以及前因后果都在背景色里,剩下的唯有平常相处,但并非冷淡漠然的笔调,那些、可以说是人物灵魂的东西,在字里行间,在背景之中。

        又像是给雕像点了眼,重漆油彩。于是雕像转了转眼珠,从底座上走下,变成了人,嬉笑怒骂,别无二样。

        不过,这种写法在短篇时显得短小精悍又鲜明生动,但到了中篇时,过多的插叙和语言,似乎难以承担起情节复杂的故事,和转换频繁的场景了。画面中蕴含丰富的背景终于模糊了场景,或者说简易的场景构建,难以支撑起那样厚重的背景——于是对于中篇,作为一个单纯的茶余饭后的同人和故事来讲,显得情节不甚鲜明,也不那么容易读进去。

        但,这是作为故事来讲。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大篇幅的心理描写和静态场景,人物形象反而更多地在笔下,而非依靠着对于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某些共识,被深化了,原本的鲜活被赋予了意义,在原本作为国家的基础上,有了人类的性情。而关于这点,应归于下一个话题——关于三老师笔下的人物,更确切一点,关于英格兰和苏格兰。

        如果说三老师的行文已经足够有特色,那么她的英格兰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天上地下独此一家了。APH圈的同人纷杂凌乱,好听一些便是百花齐放。国设不外乎抽象拟人于国家历史之上。而此间便十分看个人理解和对历史的了解:如何将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国家抽象成一个形象,并且赋予其人类的性情和思维,还能自圆其说?大抵是这个方向,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各种状况频出。有的直接顶着国设去写人类的感情,有的直接架空国设脱离现实,有的总难免刻板和常识化,有的最多能将一个年代的国设写的出彩,一旦涉及到其他年代立马乱成一团……

        而三老师的英格兰,按照我那位朋友的说法,“他看起来就像一个人,虽然身体和思想的成长都要花费人类数倍的时间,但是你能看见微妙的不同,又能看见彼此承接。就像看到一个人的一生——但他又不是一个人类,他是英格兰人,是集体名词,是英格兰,是在人类社会边缘徘徊,爱着又被爱着,不爱也同样不被爱着的家伙。”

        “这了不起在于,”他说,“他看起来像个人。”

        像个人。有血有肉,生动鲜活,有过去,有自己的感受,会哭会笑会叛逆会仇恨会愤怒会沮丧,而他本身却是历史,他即是国家。

        这是APH最富有魅力的地方,“像个人”,国家的历史因此显得像一曲交响一样悲壮,又因此显得自然微不足道如河水奔流入海。而国体身上集中的浓墨重彩的感情和经历——所有独特又带有历史痕迹的特点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典型得毫不起眼。感谢三老师能够将其如此淋漓地呈现出来。

        可以想见,文章里诸多设定,词句背后是怎样的历史了解和积累,对于人物的倾注。我因此可以毫无顾忌又毫不避讳地说,“这是三老师的英格兰。”

        而与此相对的,苏格兰。

        原谅我抛开了与苏格兰世纪出场率差不多(可能更高)也更连贯的美利坚,阿尔弗雷德。从孩子到青年,这个人物的刻画十分流畅和自然,反而是苏格兰身上,表现出了诸多冲突和矛盾。

        或许一切的开始源自岛设的斯科特。

        苏格兰的人设,因为有先入为主的斯科特,于是似乎留下了简单的粗暴自大酗酒吸烟的形象,人性大于国家性。斯科特是这样的,但,苏格兰是怎样的,出现了启蒙运动的苏格兰,有着风笛的苏格兰,大抵不完全如此。

        于是在最开始的斯科特之后,三老师笔下出现了埃利斯泰尔。在最近的爱人如己里,我一直有种感觉,感觉苏格兰给我的感觉很奇怪,但怪在哪里,似乎又说不出。三老师的埃利斯泰尔像一团迷雾,有感情,有国家的思考,对于权力的渴望,对于南方英格兰的微妙态度;超出了我的惯常印象,但在我浅薄的历史知识中,这更接近苏格兰——一个国家,一个高地人,一个苏格兰人,从未停止过探索和掠夺,野心与骄傲,但、似乎有着奇怪的思索显得莫名优柔寡断当断不断。

        这样一个人物,在色彩激烈的画面里,像一片灰色的雾气,更像是伦敦。但偏偏又是主角之一。于是过于吸引人眼球,令人好奇,又捉摸不透。英苏两人形成了巨大的落差,鲜明的和模糊的,激烈的和暗无声息的,彼此共度过那样一段历史。

        不过或许也是因此,埃利斯泰尔的爱人如己,也就是从合并到维多利亚时期的形象,与之前文里的苏格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难以弥补,不知道是三老师还在摸索,还是仍未来得及修改到那里去……或许只是迷雾散去,露出了真实的,极为相像的内在。

        作为兄弟,作为邻国,作为甚至交界处不能产生新的秩序线的类似“文明”,作为几百年来的联合(夫夫)……

        他们在三老师的笔下,在那个世界里,在与现实社会无限接近又迥然不同的平行次元,过得很好。That's enough.

        衷心地,十分感谢三老师,能够将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让我们得以窥伺那近千年的纠葛中的一角,看见他们的成长和变化,看见他们的相处点滴。借用卧龙先生的一句话,或许夸张,但绝不虚假:

        “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2018.2.27

评论(4)
热度(29)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泽于世。 | Powered by LOFTER